中国健康农业倡导者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坚决扛起引领支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使命

中农博后    2022-12-23 19:37:01    作者:    浏览量: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姜沛民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于高等农林教育、科技、人才,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办好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更好引领支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时不我待,使命光荣。

一、坚持不懈推动开拓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战略目标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面临的艰巨复杂挑战就是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要使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唯有把现代化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特别是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长远根本战略,始终清醒认识“中国饭碗”是命运所系,务必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说要继续赢得历史主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毫无疑问当属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农民跟上共同富裕的步伐。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让亿万农民紧紧跟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好地做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紧跟共同富裕步伐,既要脱贫攻坚,更要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既要粮食安全,也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勉励广大师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立足国情与实际,只有坚持不懈推动开拓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路上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的发展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在农业建设上,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农村发展上,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融合发展;在农民富裕上,要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加强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全面领导,汇聚起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二、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

着力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回答农业如何强起来、农民如何富起来、农村如何美起来的“三农”之问,更好引领和指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强起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高等农林教育要坚定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着力培养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百年大计育人为本。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最根本的在于人才第一资源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国高等农林教育要面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更好负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更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等农林教育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流农业人才高地。

着力攻坚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关键在于坚决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奋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是国家一流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破解农业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必定大有作为。

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要在彰显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构建中国模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大。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农耕文明,以新农科人才培养引领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要提升“双一流”大学办学体系,着力构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强农兴农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创新产教研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着力建设传承创新的农业文化体系,着力完善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体系,着力拓展优化学校办学体系,着力完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着力建立健全教职工队伍发展体系,加快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格局。

要在强化农业特色上下功夫,始终坚持聚焦三农问题、繁荣农业科学、引领农业未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服务国家科教兴国大有可为。要坚持以农立校,突出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强农兴农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布局生物种业、食物安全、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全球农业政策等重点方向,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着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不断兴起新时代科技会战。

要在瞄准世界一流上下功夫,始终坚持立足国际前沿、提升国际声誉、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全球性农业问题,我们“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重任在肩。要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办好世界顶尖涉农大学合作发展平台,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南南农业合作升级版,通过政策对话、教育培训、农业科技合作,推动全球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世界农业绿色发展,在主要学科领域汇聚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才队伍,在全球视野下开展研究和对话,跟踪和引领世界未来农业发展的学术前沿,创造影响世界的学术成果,培养活跃在各种国际舞台的领军人才,为人类的营养健康事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